无人机 “黑飞” 正式入法!
无人机 “黑飞” 正式入法!2026 年 1 月 1 日起严管
原创
小郑
翼翔无人机
2025年07月05日 10:00
广东
听全文
2025 年 6 月 27 日,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首次将无人机 “黑飞” 明确列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为执法提供了刚性依据,彻底填补了此前的法律空白。法律体系织密监管网此次修法是我国无人机管理体系的重要升级。此前《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审议,要求机场配备无人机探测与反制设施;《重庆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也已落地,将无人机细分为 5 类并差异化管控 —— 其中占消费级市场 90% 的轻型机,管理标准更受关注。飞行必知:这些红线碰不得
手续清单适飞空域需实名登记 + 报送识别信息(微型机除外);管制空域必须额外完成投保、持证、申请等 6 项流程。空域与高度微型机限高 50 米,轻型 / 小型机限高 120 米;超范围或管制空域飞行,需提前申请获批。实名硬要求2024 年起,未登记飞行可罚 200 元至 2 万元,情节严重者顶格处罚。案例警示:“黑飞” 必受罚今年 4 月,成都王某在禁飞区平乐古镇违规放飞无人机,被警方用反制设备迫降并依法处罚;秦皇岛市也明确,2025 年 7-8 月全市禁飞未经审批的 “低慢小” 航空器,特殊情况须提前申请。飞手速看:合规飞行指南2025
确认机型类别,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完成实名登记。起飞前务必查询空域属性,严守限高,禁飞区坚决不闯。杜绝酒后操作,管制空域飞行必须投保责任保险。
随着新法实施,“黑飞” 将面临更明确的处罚。合规飞行既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更是守护公共安全的责任。享受科技乐趣时,千万别踩法律红线!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