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文章详情

搞懂摄影中的“景深”!三要素控制,轻松出大片

//pic.chinahpsy.com/

一、什么是景深?

当你拿起相机拍照时,有没有发现:有些照片主体特别清晰,背景却“朦胧如雾”;而有些照片从近到远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这种“画面中清晰范围的大小”,就是摄影里常说的“景深”(简单理解:清楚的部分)。



左边(景深大):绿色标签饮料和深色托盘全部清晰,背景的青提虽然散落但也能看清细节;


右边(景深小):只有饮料超级清晰,托盘和背景的青提却“虚化成一片”,仿佛被“柔焦”了。



这就是景深大小的直观差异——大景深=清晰范围大,小景深=清晰范围小(背景虚化明显)。




二、为什么会有景深变化?关键在这三个要素!

景深并非固定不变,它主要受光圈、焦距、摄距(拍摄距离)三大因素影响,我们简称“景深三要素”。下面拆开讲,帮你彻底搞懂!


1. 光圈:镜头“瞳孔”的大小,直接影响虚化程度

光圈是镜头里控制进光量的“可调节开口”,用F值表示(比如F2.8、F22)。F值越小,光圈越大(开口越开);F值越大,光圈越小(开口越缩)。



光圈开大(小F值,如F2.8)→ 景深变小 → 背景虚化强(适合拍人像特写,突出主体);

光圈缩小(大F值,如F22)→ 景深变大 → 画面整体清晰(适合拍风光,远近都清楚)。




左边F2.8(大光圈):女子主体清晰,背景完全模糊,氛围感拉满;

右边F22(小光圈):山间风景从近到远全部清晰,连树叶纹理都分明



2. 焦距:镜头“拉近/拉远”的能力,悄悄改变清晰范围

焦距指镜头的光学变焦能力,单位是毫米(mm),常见有24mm(广角)、50mm(标准)、100mm(长焦)等。焦距越长(如100mm),镜头“放大”能力越强;焦距越短(如24mm),视野越广。



焦距越长(长焦,如100mm)→ 景深越小 → 背景虚化更明显(适合拍人像,离远也能放大主体);

焦距越短(广角,如24mm)→ 景深越大 → 远近都清晰(适合拍风光,容纳更多场景)。




左边24mm(广角):户外房屋、树木全部清晰,画面开阔;

右边100mm(长焦):相机和花瓶主体突出,背景“虚化成背景板”。



3. 摄距:你离拍摄对象越近,背景越容易“糊”

摄距就是相机到拍摄主体的直线距离(比如拍小孩,你离他1米还是3米)。




核心规律:


距离越近(如1米)→ 景深越小 → 背景虚化更强(主体更突出);

距离越远(如2.5米)→ 景深越大 → 背景更清晰(适合拍合影或大场景)。






全部评论0

加载更多评论

御空逐影

梦想仗剑走天涯

查看个人主页

中国航拍网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