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高效、智能的新测绘模式,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航家说|发布者 用爱温暖整个世界
2022-10-12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建筑文物。建筑既是历史,也是见证,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是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保护、修缮甚至是重建历史建筑,都需要其基本信息的建档。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古建筑保护方面开始借助无人机来更高效、智能的完成测绘建档工作。

古建筑保护刻不容缓根据资料显示,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定登记中,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一共76.6万处,古建筑以及代表性建筑约40多万处。在这其中,保存状态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也就是说有相当规模的古建筑或者代表性建筑都已经十分危险。

在第二次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22年期间,约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已经消失,也就是说这些古建筑、代表性建筑已经损毁。不只是我国,还记得2001年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吗,还记得2019年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大火吗,那些闻名世界的历史建筑也在经历意外和岁月的摧残。2021年10月,一场暴雨过后,山西南部新绛县闫家庄村的古楼魁星阁坍塌了,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历史遗迹就此消失。这也是给世人的一次警示,虽然这座古楼未被登记在册,但是却受到各界关注,由此引发的深思更是让人寻味。因此,对于古建筑这样的文物就更有保护和建档的必要了,而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最开始提到的测绘。根据住建部的要求,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全国需完成历史建筑100%测绘及系统录入工作,并且明确鼓励采用摄影测量、三维激光等新技术来完成。无人机成为测绘的最佳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大疆无人机来进行测绘工作,不仅提升了效率,而且获得了高精度的图像和数据。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4月份影视飓风的一则视频,他们前往河南洛阳老君山的道观群,利用大疆经纬M300 RTK和P1云台进行整座山的拍照扫描,由于有高精度RTK定位系统,因此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通过软件对无人机指定精准的飞行航线设定,然后由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的高精度拍照扫描。而在细小空间中,团队使用同样具备高精度定位系统的精灵4 RTK无人机进行拍照扫描。就这样,30天10000张照片,他们在电脑中合成了高度还原的古建筑建模,并且可以在电脑中翱翔浏览各个细节之处。有了这次经验,随后团队又前往湖北道教名山武当山,以同样的手法,对武当山的古建筑进行扫描建档。由于气候经常瞬变,武当山的拍照扫描难度更大,经常会突然袭来一片大雾,人眼和图传遥控器内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因此就要依赖大疆无人机的自动返航能力让无人机回到起飞点。可以看到,在使用无人机拍照扫描的时候,无人机自身的安全性能也至关重要。

2020年底,一支测绘团队受到乐山文物部门邀请,前往四川对乐山大佛进行高精度航测建模。团队携带大疆经纬M300 RTK无人机和P1云台,搭配大疆智图软件一起使用,采用“由粗到细”的影像采集策略。由于无人机的高效工作,仅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数据收集,再经过32小时完成三维重建,并且首次实现了毫米级分辨率的建模,大佛头部隐而不见的横向排水沟都可以清晰分辨,为国家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2021年底,由大疆行业应用联合各界举办的“2021年文化遗产数字化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大赛”圆满结束,大赛覆盖28省市,提交了多达170余项作品,涉及超过20个行业。在大赛中,梵净山测绘团队利用大疆经纬M300 RTK+P1云台,搭配大疆精灵4 RTK的方式,对梵净山进行拍照测绘,共采集了21000张有效照片,并且利用大疆智图进行建模,将梵净山的精确数据进行保存建档。此后,武义三根半塔、蟠龙山长城、沈阳故宫大政殿等历史文物古迹的精确数据也纷纷被建档保存。得益于大赛,为人们展示了新技术在保护古建筑方面所贡献的力量,让社会看到数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举报
68
68
阅读量16019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