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万亿赛道,真正的落脚点在哪?

科技资讯|发布者 起航sail
2025-04-29

低空经济:崭露头角的万亿新赛道2024 年被称为 “低空经济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发展迅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提出到 2030 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了 5059.5 亿元,增速更是高达 33.8%,乐观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低空经济究竟有何魅力,它真正的落脚点又在哪里?什么是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这里的低空,通常指的是距离地面垂直高度 1000 米或 3000 米以内的空域,具体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而定。低空经济广泛体现在第一、二、三产业之中,由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构成。低空制造产业涵盖飞行器研发、新材料与关键部件生产等;低空飞行产业包含物流配送、交通出行、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低空保障产业涉及空域管理、适航认证、通信导航系统建设等;综合服务产业则囊括航空会展、数据处理、监管服务等衍生业态。蓬勃发展的现状与惊人潜力(一)现状概览当前,低空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景象。在产业规模上,截至 2024 年底,我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 6000 亿元,相关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 7.8 万家 ,仅 2025 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 7100 家。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低空制造、飞行服务、保障支撑等各个细分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技术创新更是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飞行器制造领域,无人机技术愈发成熟,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物流配送、农林植保、测绘巡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京东的无人机物流配送项目已在多个地区开展试点,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的物流难题,提升了配送效率。同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研发也取得显著进展,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 不仅收获了超过 3000 台超前预订订单,更是计划于 2026 年开始交付,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在低空保障方面,5G、北斗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有力推动了低空智联网的建设。深圳积极构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依据《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 (2024-2026 年)》,将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超 10 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这不仅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监管效率,还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未来潜力低空经济的未来潜力巨大,众多权威机构的预测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民航局预测,到 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 。泰伯智库也认为,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2023 - 2024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28 年将超过 1 万亿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未来十几年,低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交通领域,eVTOL 有望成为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实现城市空中通勤,提高出行效率。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将更加普及,构建起高效的低空物流网络,实现货物的快速、精准投递。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等领域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探寻真正落脚点低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真正的落脚点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这些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举报
53
53
阅读量16644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