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c4Pro优势与痛点
御4 pro已经发布5天了,各种测试视频很多,普通用户的真实体验视频也越来越多,那么做为一个预算有限,不想踩坑的普通玩家,应该怎么样来选择呢?买还是等?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点参考价值。
Science Technology
御4 Pro的优势
大疆Mavic 4 Pro作为旗舰级航拍无人机,凭借多项技术创新和性能升级,在影像系统、飞行稳定性、操控体验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
一、革命性影像系统
三摄覆盖全焦段,画质再突破1. 哈苏三摄协同 主摄(28mm):搭载4/3英寸CMOS传感器,支持1亿像素拍照(合成)和F2.0-F11可变光圈,兼顾高动态范围与低噪点表现,尤其在弱光环境下细节保留能力突出。 中长焦(70mm):1/1.3英寸传感器,支持4800万像素输出和4K/120fps视频,双原生ISO融合技术提升动态范围至14档,适合人文特写与环境叙事。 超长焦(168mm):1/1.5英寸传感器,5000万像素模式支持远距离无损裁切,光学虚化效果媲美专业相机,在高原大风环境下仍能稳定输出高锐度画面。
2. 专业级视频能力 主摄支持6K/60fps HDR和4K/120fps慢动作拍摄,三颗镜头均兼容D-Log、D-Log M和HLG色彩模式,为后期调色提供更大空间。
3.先进的成像技术:支持双原生ISO融合技术,可自动融合高低两挡感光度的优势,提升画面细节,在夜景等复杂光线环境下也能拍出低噪点、高细节的照片。
二、创新云台设计
突破传统拍摄限制1. 万象云台360°自由旋转 通过重构云台轴臂结构,实现70°仰拍角度和360°横滚旋转,可拍摄类似“盗梦空间”的旋转效果,同时支持原生无损竖拍,适配短视频平台需求。
2. 动态构图与稳定性 云台采用直线电机设计,结合智能跟随功能,即便在复杂运动场景下也能保持画面平稳,大幅降低后期增稳需求。
三、全向避障与超远图传
安全与可靠并存1. 激光雷达强化避障 新增前向激光雷达,支持0.1 Lux极暗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结合六目视觉系统,避障速度提升至18m/s,城市穿行或夜间飞行更安全。
2. O4+图传性能升级* 图传距离达30公里,支持10-bit HDR实时传输和双网双通,搭配4G模块后可在建筑遮挡环境下维持信号稳定,降低失联风险。
四、操控体验
专业遥控器与智能功能1. RC Pro 2遥控器革新 配备7英寸2000尼特Mini-LED屏幕,强光下可视性极佳,新增自定义波轮一键切换光圈、ISO等参数,提升操作效率。 支持折叠收纳和竖屏模式联动,内置128GB存储并兼容4G模块扩展,满足专业创作需求。屏幕支持10 - bit色彩,观感惊艳,还内置飞行体验模拟器,帮助新手熟悉飞行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自带的麦克风收音或直连DJI Mic系列获取更高音质,也支持安装第三方app,实现投屏直播、流畅剪辑和分享等功能。
2. 智能追踪与拍摄模式 目标追踪算法优化,即使主体被短暂遮挡仍能持续锁定,支持一键短片、全景拍摄等模式,降低创作门槛。
3.快速启动: 机身一体化折叠设计,展开机臂即自动开机,并同时升起免拆装摇杆,可快速开启创作。
4.便捷传输: 创作者套装支持关机快传功能,无需拿出无人机和遥控器,用DJI Fly app即可远程唤醒快速传输素材,还支持U盘模式,通过数据线可轻松将素材传至电脑,无需开机,大幅缩短素材处理流程。
五、续航与充电效率
持久飞行的保障 配备6654mAh电池,续航长达51分钟,配合240W快充管家,三块电池90分钟充满,单块充电仅需51分钟,大幅减少户外作业等待时间。
Science Technology
御4 Pro的痛点
一、影像系统的妥协与局限性
1. 主摄焦段争议 主摄从上一代的24mm调整为28mm(等效焦距),24mm镜头对角线视角84度,28mm镜头对角线视角75度,焦距长4mm视角变窄9度,对于风光摄影师和人文摄影师来说,28mm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2. 电子ND镜缺失与物理配件高价 电子ND镜功能未如期上线,而物理ND镜需单独购买(价格约999元),增加了创作成本。
二、云台与机身设计的痛点
1. 云台脆弱性与维修成本 云台镜头和右机臂的激光雷达在炸机时极易损坏,维修费用高昂。用户直言“炸机必断头”,且云台俯仰角度在竖拍模式下仅有10°,需频繁调整飞行高度才能捕捉目标。
2. 重量与便携性牺牲 裸机重量达1063克,搭配电池、遥控器和配件后总重约4.3公斤,携带负担显著增加,对徒步或长途拍摄用户不友好。
3. RC Pro 2遥控器天线只能向下展开,千万遥控器无法平放。
4. 镜头保护罩的安装方式有一定学习门槛,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去熟悉掌握。
三、视频处理与图传性能短板
1. 视频格式对硬件的高要求 H264 ALL-I格式的视频文件体积比普通格式大8倍以上,普通电脑难以流畅剪辑,需顶配设备支持,增加了后期制作门槛。
2. 图传信号不稳定 官方宣传的30公里O4+图传是FCC认证,在国内只能用CE认证,理论传输距离15公里,在城市环境下受建筑遮挡和信号干扰影响,实际有效距离可能只有几公里或更短。(不要迷信4G模块增强信号,本人的双4G 御3Pro依然断连飞丢了)
四、软件与功能优化不足
1. 首批产品固件问题 用户反馈首批机型存在悬停晃动、盗梦空间模式仅限“大师模式”、飞行速度慢、拍照死机等问题,需等待后续固件更新修复。
2. 双原生ISO融合限制 高像素模式和升格视频(如4K 120fps)需手动切换ISO,无法自动适配,操作流程复杂化。
3. 功能复杂普通用户学习成本高作为一款高端旗舰无人机,Mavic 4 Pro功能丰富且强大,但对于新手用户来说,学习和掌握这些功能可能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Science Technology
Mavic 4 Pro通过三摄协同、云台自由度、避障性能及操控革新,重新定义了航拍无人机的上限。 对于专业创作者,其全能影像系统和智能功能是生产力利器,但是考虑到新机固件稳定性一般都不怎么好,干活的时候要带备机,与御3 Pro相比少了24mm广角,拍摄风光、建筑等题材慎重使用。 对于普通用户,若非专业创作需求,可选择更轻便的Air 3S,不考虑体积重量大和价格偏高的用户,选这个当前消费级无人机的标杆之作没毛病。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