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之无人机动力系统

科技资讯|发布者 起航sail
2025-05-17

2024年0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兼顾混合动力、氢动力、可持续燃料动力等技术路线。目标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无人机动力系统组成无人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决定飞行性能、续航时间和负载能力。主要包括电机、电子调速器、螺旋桨、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无刷电机(主流选择):效率高、寿命长、功率大,适合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有刷电机:成本低但效率低,多用于小型玩具无人机。型号选择:通常以KV值(转速/电压)标识,低KV电机配大螺旋桨用于高扭矩场景,高KV电机配小螺旋桨用于高速飞行。电调(电子调速器, ESC)控制电机转速,将飞控信号转换为电机功率。需匹配电机电流和电池电压(如30A电调支持最大30A电流)。螺旋桨(桨叶)材质:塑料(轻量、低成本)、碳纤维(高强度、低噪音)。尺寸与桨距:直径越大推力越强,但需更高扭矩;桨距影响速度和效率。旋向:多旋翼无人机需正反桨配对以抵消反扭矩。电池参数:电压(如3S-11.1V)、容量(如5000mAh)、放电倍率(如30C)。锂聚合物电池(LiPo):主流选择,高能量密度、放电能力强。锂电池(Li-ion):能量密度更高,但放电能力较弱,适用于长航时无人机。氢燃料电池/太阳能:实验性应用,用于超长航时任务。电源管理系统(BMS)监控电池状态(电压、温度、电量),防止过充/过放。>>>无人机动力系统类型当前,主流的飞行器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纯电、混动以及氢能源四种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燃油:作为传统的动力来源,长久以来一直是飞行器的主要选择。它依赖内燃机技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能量,推动飞行器运行。燃油动力系统以其高能量密度和成熟的技术,为飞行器提供了长时间的飞行能力和可靠的运行保障。但同时燃油消耗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同时燃油的储存和运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纯电:依托电池与电推力系统,为eVTOL带来零排放、低噪音等显著优势。然而,电池技术当前限制载重与航程,长距离飞行仍是挑战。但随着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技术的突破,纯电系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如今,纯电动力已广泛应用于小型无人机和轻型飞行器,并展现出巨大潜力。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纯电推进系统有望助力航空业迈向更环保、高效的新时代。混动:结合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势,通过智能管理两种动力来源,旨在提升航程、降低环境影响,并增强飞行器的性能。当前,混动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虽然处于初期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在航程和噪音降低方面的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混动动力系统有望成为城市空中交通和短途运输的理想选择,并作为向全电动飞行器过渡的重要技术。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种系统利用氢气作为能源,通过燃料电池将氢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其优势在于其极高的能量密度和零碳排放特性,有助于实现航空业的绿色转型。然而,当前氢能源技术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氢燃料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缺乏。随着技术突破和政策推动,氢能源动力系统有望成为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无人机动力系统现状目前国内大多数整机厂选择走纯电技术路线,但航程普遍在30-250km左右,如亿航智能、小鹏汇天、零重力、峰飞航空、沃飞长空等;为纯电动力系统而海外众多eVTOL公司选择混合动力方案,可实现400km以上航程,如美国波音、Joby Aviation,日本本田,加拿大Horizon Aircraft等。电力推进技术是航空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续航里程上占据优势),而混动是电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双碳目标达成;二是,相比燃油动力,电推进动力系统结构更简化,拓展飞行器自由度;三是,电推进的动力架构多采用分布式,更具有安全冗余;四是,分布式电推进可将动力分散到飞行器各个主要结构上,提高气动性能。电力推进面临诸多问题,①续航时间短,应用场景限制较多;②新构型众多,缺少设计标准规范,存在安全挑战;③技术路线存在较大差异,适航认证难度较高,缺乏针对性的标准规范。油电混动升力巡航是无人机热门方案。大载重、长续航的无人机,目前业内主流采用油电混动升力巡航的路线。目前业内纯电无人机续航时间在几十分钟到24小时不等,燃油/混动机型则可以做到十几小时,续航、载重优势突出。>>>关键参数推重比:无人机总推力/无人机总重量,满足悬停要求续航时间:由电池容量(Wh)和整机功耗决定效率优化:大直径低速桨通常比小直径高速桨更省电功率:决定电机输出能力,需满足:电机功率 > 实际飞行功率需求。电池参数:电压、容量、放电倍率、能量密度螺旋桨参数:直径与桨距、叶数、静推力与动推力


>>>前沿技术无线充电:地面基站充电,提升作业连续性。超级电容:快速充放电,适用于短时高功率需求。分布式电推进(DEP):多电机协同,提升冗余和效率。

未来,无人机动力系统需根据任务需求(续航、负载、环境)平衡电机、电池和螺旋桨的匹配。电动系统是主流,但油动或混合动力在专业领域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部分来源:招商证券根据国家标准定位,未来标准融合创新场景越来越多,在前沿技术发展初期进行标准布局未来将成为趋势。标准将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有力推手,帮助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加强行业粘性,以产业链形式融合创新发展,大幅提升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空经济动力系统系列标准正在规划起草中,欢迎相关企业共同以标准助力行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标准为抓手,实现行业圈层深度对话!

举报
33
33
阅读量4407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