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变了!中国无人机飞向大洋,这是中国对军事威胁说“不”
最近一段时间,解放军的“活动”比较多,从渤海到南海,从中国沿海到西太,到处都有解放军的身影。 解放军最近动作有点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每年的这段时间都是解放军集中练兵和检验部队实战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时间段,这也可以说是惯例,只不过今年有些“超标”而已,这主要和下边的另一个原因相关;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在中国家门口频频“秀肌肉”,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我们先来罗列一些美国最近的动向:密集军演是关键词。 上个月,美国筹划已久的“大规模演习-2021”拉开帷幕,该演习由美国海军主导,演习区域横跨17个时区,超过36个单位实地参加,另有50多个单位远程参加,美国海军第二、三、六、七以及第十舰队和海军陆战队三支远征部队参加,总兵力达2.5万人。被认为是美国海军继1981年北约联合军演之后规模最大的海上军演,并计划之后每两年举行一次。 前不久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冲绳以南举行了一场联合训练,英国出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美国出动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日本则派出伊势号直升机航母参加演习,演习中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国空军F-15战斗机、英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隐形战斗机开展了战斗训练,日媒一针见血指出,该联合训练就是针对中国。 在这两场联演之后,基于印太四国机制之下的“马拉巴尔-2021”美日印澳四国联合军演也拉开帷幕。除此之外,美国空军还在之前专门调集25架F-22隐形战斗机举行了“太平洋钢铁-2021”演习;美国陆军和日本自卫队在关岛举行了“觅食者-21”演习;另外,在6月份,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还出动三分之一的潜艇参加了“敏捷匕首-2021”演习等等。 纵观美军这几个月在中国周边举行的一系列演习,有两个特征:一、毫不例外的都是将剑锋指向中俄,演练以中俄为潜在对手的大规模作战;二、演习着重突出联盟特性,演习中不是预留盟友阵位,就是必有盟友参加的联合演习。 除了演习之外,美国海军还将刚刚完成隐形舰载机改装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部署到亚太地区,已于上月28日抵达日本横须贺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部署,秀肌肉的意味极为浓厚,还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卡尔文森号航母是第一艘搭载F-35C隐形战机中队的航母打击群,这次便是带着F-35C这场王牌来的;二、此次卡尔文森号的护航阵容堪称“豪华”,美国海军派出的护航阵容包括尚普兰号导弹巡洋舰、希金斯号、查菲号、杜威号、奥凯恩号、斯托克代尔号以及墨菲号导弹驱逐舰,一巡六驱阵容近年罕见,不知道是美军是不是前半年南海受刺激了(辽宁舰航母编队西太之行)。 鉴于上述赤裸裸的军事威胁,解放军自然也不会惯着,任其肆意妄为。按照惯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一场实战化演训是对挑衅者最好的回击。 和以往所不同的是,尽管这次依旧是遵循你演一场,我也演一场的惯例,旧中有新的是,解放军这次的回击更有针对性,也有一些新的迹象逐渐显露出来。比如,美舰再度穿航台湾海峡,解放军除了正常的外交动作之外,东部战区多军种联合在东海进行了警巡,并有针对性的展开了对海突击演练,这其中的偏差自个细品一下。 最引人注目并引发一系列探讨的还当属解放军无人机接连现身东海和西太,这是一个最大的“新变化”,包含着很深的蕴意在里边。 根据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信息,8月24日、25日和26日,连续三日至少有两种解放军新型大型无人机在东海和西太地区飞行了3个架次。外媒炒作称这有可能是解放军无人机在借机测试新技术。 从日本方面公布的图片来看,这两种无人机分别是TB-001型大型察打无人机和BZK-005远程侦察无人机。其中TB-001型察打无人机分别与24日和26日飞抵冲绳以南空域。比较巧的是,这几日美日英三国的四艘“航母”正在冲绳以南海域进行联合训练,美媒口中“史上最强海上力量”被“围观”,难怪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出动战机应对拦截,表现的慌的一批。 TB-001型无人机是由四川腾盾科技研制的一款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2017年完成首飞服役,曾多次参加过多种防务展,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面孔。该型机采用双尾撑机身设计,故而得了一个“双尾蝎”的绰号,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升限9500米,有效载重1.2吨,翼下有四组双联复合挂架,能够挂载多种空地弹药;最大航程6000公里,滞空时间达到35小时。 至于BZK-005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更不陌生了,其除了参加过阅兵之外,还早在2013年日本防卫省便表示疑似BZK-005进入所谓的日本东海上空的防空识别区。这款侦察无人机是继美国全球鹰和以色列苍鹭无人机之后第三款长航时侦察无人机,200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该型机最大升限8000米,最大滞空时间超过40小时,150公斤的有效载荷可以搭载多种大型侦察设备。 从技战术指标来看,这两款无人机都比较适合承担一些远距离侦察性质的任务,BZK-005作为侦察无人机这一点不用多说,TB-001型尽管是一款察打一体无人机,但这并不妨碍其执行一些侦察任务,1.2吨的有效载荷赋予了其加大的设备搭载冗余,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甚至可以说BZK-005可以携带的家伙事,它一样也落不下,甚至能带的东西要更好,毕竟察打一体,眼睛不行,还怎么打。 相比国际上比较常见的派遣一些电子侦察机舰去执行抵近监视和侦察任务,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有人机出去一般滞空也就是几个小时,空中加油后也不过十来个小时,但是无人机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这在任务效率上要远比有人机要好的多,反正这种东西性价比高,一架不行派两架,几架无人机便可以在区域内构成一个全天候监视网络,就如同有一只眼睛无时不刻的盯着。 以前我们只要有演训,周边的一些国家的舰机便马不停蹄地往前凑,能凑多近凑多近,风雨无阻。现在他们有动作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当个观众也挺好,顺便学习一下,听听它们的雷达信号、电子频率啥的,这不正是中华文化讲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吗? 前段时间美澳在澳大利亚家门口举行军演,我们的侦察船去逛了一圈,效果还不错,反正澳大利亚是挺紧张的,看来这个措施也是比较管用的。那么,无人化建设是解放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自然不能只建设而不用,对吧!手里有了钢了,好钢自然要用到刀刃上,以后多出去看看、多出去走走,拉近一下与美日这些人的“距离感”十分有必要。 不要小看这个无人机,出去了一方面我们可以推进我们无人机部队融入体系建设的步伐,比如盯个梢,顺便演练一下反航母,这些都是很管用的;另一方面将我们的眼睛放在更远的大洋之上,看得远,我们的战略纵深也就越广阔。 随着解放军无人机走的越来越远,出窝的频率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总有人会坐不住,比如前几年我们看到的,什么紧急起飞拦截啊、监视伴飞啊等等,都回来。我们可以先预料一下谁会先崩溃? 前几年日本航空自卫队天天抱怨,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军机,其手中的绝对F-15J战斗机老龄化严重,起飞的时候掉个零件什么的,都成为中国老百姓拿饭后的谈资。现在的日本航空自卫队搞了好多年的换装,买来几十架F-35,但就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F-15J这类主力机型老龄化的问题,只能通过延寿咬牙支撑着,试问,廉颇老矣,它还能撑过几年? 如果我们将日本描述为“疲于奔命”,那么美国又会是什么样呢?是头疼呢?还是黯然伤神呢?美国这几年在中国周边玩了不少的新东西,其中就包括了什么无人机反潜、无人机抵近侦察中国等等。 从历史的角度看,论无人机实际使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技术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国只是小辈分。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还多亏了美国的帮忙,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的无人机侦察中国,后来有了平稳层有人机击落无人机的经典案例,被中国打掉的无人机对于中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这十年来,中国无人机如雨后春笋般井喷式发展,翼龙和彩虹两大系列名扬海外,在实战中表现的并不比美国、以色列这些传统无人机强国产品差,解放军无人机也成体系装备部队,并融入到作战体系中,炮兵的眼睛,无人机蜂群,察打一体无人机,甚至诸如无侦-8这类临近空间飞行的隐形高空高速无人机也早已列装部队,而这种技术放眼全球也是独树一帜的。 面对中国无人机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试问美国这位先行者有何感想?难道美国的无人机能到中国家门口晃悠,解放军的无人机就不能去美国的军事基地甚至更远的地方“到此一游”?在这个大趋势下,美军如何应对? 反正,规则改变之后,天平也失去了平衡,未来美军绝不会有什么安逸的日子,你有三板斧,我有砍柴刀,更难受的自然还在后边,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