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启用无人机助力防汛 织密汛期“安全网”

玩机周边|发布者 爱瞎拍的小白
2025-07-14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4日电(何艳)7月14日,威州镇岷江河上空,一架无人机悄然升空。它掠过河面、穿梭于河段之间,用高清镜头实时捕捉着水流变化——这是汶川县启用无人机参与防汛巡查的生动场景。随着汛期来临,汶川县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监测河水涨势,为防汛减灾装上“科技羽翼”,用智能化手段守护江河安澜与群众安宁。 “以往靠人跑,一天最多查两三个河段,偏远险段还得绕路。现在无人机一飞,半小时就能覆盖5公里河道,数据实时传回来,效率提了不止十倍。”汶川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李超一边操控无人机,一边指着屏幕上的实时影像介绍。他手中的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和水文监测模块,既能清晰拍摄水位标尺、河岸冲刷情况,又能通过算法估算水流速度,连河面上漂浮的杂物、堤坝细微裂缝都难逃“法眼”。 汶川县境内江河纵横,岷江、杂谷脑河等穿境而过,部分河段两岸山势陡峭、密林丛生,传统人工巡查不仅耗时费力,对于地形复杂、人员难以抵达的区域,存在巡查盲点和安全隐患。无人机的投入使用,有效弥补了这一短板。这些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与专业测绘设备,机动性强、巡查范围广,图像实时回传、可快速对全县的河道、堤坝、水库等重点防汛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高空巡查。它能精准、高效地收集工情、水情等关键信息,极大提升了抗洪抢险技术支撑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不足。一旦发现水位变化、河道淤堵、堤坝裂缝等险情,工作人员可快速研判并提出防御方案,及时处置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汶川县启用无人机助力防汛。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实际操作中,汶川县水务局根据不同河段的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了详细的无人机飞行监测计划。对于水位变化频繁、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区域,增加飞行频次,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细微变化。同时,将无人机监测数据与传统水文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确保无人机在防汛工作中发挥最大效能,汶川县水务局还建立健全了无人机防汛巡查工作制度,明确巡查任务、频次和信息报送流程。自入汛以来,无人机累计巡查河道120余公里,发现河道淤堵、岸坡滑塌等隐患10余处,均已及时处置。 “无人机监测河水长势是汶川县防汛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无人机‘天空之眼’的全方位监控,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险情,为后续抢险救灾工作争取宝贵时间。这不仅提升了全县防汛工作的科技化水平,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汶川县水务局副局长谢勇说。 未来,汶川县将不断探索科技手段在防汛领域的深度应用,持续完善无人机监测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与设备升级,让无人机在防汛减灾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守护好全县的江河安澜与百姓安宁。(完)

举报
28
28
阅读量3241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