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的设置

科技资讯|发布者 御空逐影
2025-09-15

摄影中的白平衡,核心是**校正不同光线环境下的色彩偏差,让画面中的“白色”真实呈现白色**,避免出现偏黄、偏蓝等问题,基本原则是:**让相机“识别”当前光线色温,或手动指定色温,还原画面真实色彩**。



### 1. 先理解白平衡的核心逻辑

光线有“色温”差异(单位:K):

- **低色温光**(如烛光、钨丝灯):偏暖,画面易偏黄/橙,色温值约2000K-3000K。

- **中色温光**(如晴天正午阳光):偏中性,画面色彩真实,色温值约5500K(相机默认“日光”模式)。

- **高色温光**(如阴天、荧光灯、蓝天):偏冷,画面易偏蓝/青,色温值约6000K-10000K。


白平衡的作用,就是通过调整相机参数,抵消不同色温光的色彩倾向,让白色物体在任何光线下都显示为白色,进而让整个画面色彩还原准确。



### 2. 常用白平衡模式及适用场景

相机自带的预设模式,可应对绝大多数日常场景,无需手动计算色温,直接选择即可:

| 模式名称       | 符号(常见) | 适用光线环境                | 核心作用                     |

|----------------|--------------|-----------------------------|------------------------------|

| **自动白平衡(AWB)** | AWB          | 光线均匀的日常场景(如室内白炽灯、阴天、晴天) | 相机会自动检测光线色温,快速匹配,新手首选,成功率约80%。 |

| **日光白平衡**   | ☀️           | 晴天正午阳光(无云/少云)    | 还原阳光的中性色,避免画面偏冷或偏暖。 |

| **阴天白平衡**   | ☁️           | 阴天、多云、树荫下          | 抵消高色温光的“冷感”,避免画面偏蓝,让色彩更暖更自然。 |

| **阴影白平衡**   | 🌳           | 建筑阴影、大树阴影下        | 阴影中蓝光更强,此模式可进一步中和蓝色,让肤色/景物不发灰。 |

| **白炽灯白平衡** | 💡           | 钨丝灯、老式灯泡照明环境    | 抵消低色温光的“暖感”,避免画面过度偏黄。 |

| **荧光灯白平衡** | 🐌(或灯管) | 超市、办公室的荧光灯(冷白光/暖白光) | 不同荧光灯色温差异大,此模式可减少画面偏绿/偏蓝的问题(部分相机分“荧光灯1/2/3”,对应不同荧光灯类型)。 |

| **手动白平衡(自定义)** | WB+数值      | 复杂光线(如混合光、特殊灯光) | 手动用“白色物体校准”(如对着白纸/灰卡拍摄取样),或直接输入色温值(如3200K、6500K),色彩还原最精准,适合专业拍摄(如产品、人像)。 |



### 3. 关键设置原则(避免误区)

1. **新手优先用“自动白平衡(AWB)”**:日常场景(如逛街、旅游、家庭记录)中,AWB足够应对,无需纠结模式,拍完若有轻微偏色,可在后期(如手机修图APP)调整。

2. **“拍暖调/冷调氛围,可故意‘错用’模式”**:不追求“绝对真实”时,可利用白平衡出创意——比如在晴天用“白炽灯模式”,让画面偏蓝(冷调清新感);在室内用“阴天模式”,让画面更暖(温馨感)。

3. **复杂光线下用“手动白平衡”**:当环境有多种光线混合(如室内同时有白炽灯+荧光灯),AWB易出错,此时可找一张白纸/灰卡,对着它拍一张“校准照”(相机自定义白平衡功能),后续照片色彩会更准确。

4. **RAW格式后期可“无损调白平衡”**:若用RAW格式拍摄(而非JPG),即使前期白平衡设错,后期在电脑/手机上(如Lightroom、醒图)可任意调整色温值,不会损失画质;JPG格式后期调整空间较小,建议前期尽量设准。



简单总结:**日常用AWB,特殊光线(阴天/白炽灯)选对应预设,追求精准或创意用手动/后期调**,核心是让“白色不跑偏”,或按需求调出氛围色彩。

举报
39
39
阅读量4734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