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夜间电力检修 无人机 “打灯”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首次采取规模化夜间空域照明无人机集团化方式开展夜间作业,经过工作人员1个小时的工作,安全高效地完成了110千伏车太线地线更换任务。 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核心装备系留照明无人机,由大型无人机搭载高强度照明模块构成,可通过地面电源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并且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随时移动光源位置。 “往常夜间作业,我们会从地面搭建灯塔,灯塔照明范围小,光线倾斜角度大,作业人员视线不佳。因为灯塔设备较重,且只能搭建在平坦区域,使用场景也有限。”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检修室主管侯建勋介绍。 昆明供电局110千伏车太线和110千伏车马线投运近50年,地线老旧,长期运行存在涉电隐患。由于两条线路分别跨越昆玉铁路和杭瑞高速,开展地线更换作业必须严格遵守铁路部门批准的120分钟停电窗口期。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综合考虑交通安全、车辆通行等方面因素,尽可能降低作业对铁路、公路的影响?作业人员不仅要在夜间开展高空作业,还要与铁路、公路部门密切配合,精准控制地线弧垂高度,完成地线展放。 面对时间紧、风险高的难题,昆明供电局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按照铁路、公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安全互保协议,建立专项联动机制,政企联动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多方会审施工方案,精准优化施工流程。通过联合调度,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将地线展放、旧线拆除等环节精确到每分钟,并引入系留无人机照明系统,彻底解决高空照明难题。 本次作业是昆明供电局推进输电专业智能化检修的一次重要实践。下一步,昆明供电局将探索大载重无人机、主动外骨骼辅助高空作业等新技术,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智能化、机械化水平,打造安全可靠的运维检修环境。(字宁宇、陈兴达、郭晨鋆)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