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农业无人机成低空经济先行官,但“权宜之用”需谨慎

科技资讯|发布者 起航sail
2025-04-21

低空经济是指以1000米以下空域(部分特殊场景延伸至3000米)为运行载体,通过无人机、通航飞行器等智能化航空器,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创新的立体化经济体系。当前行业已突破传统应用边界:飞行器既具备航拍、测绘、巡查等基础功能,更可通过搭载多元化任务载荷,实现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垂直领域深度应用。值得关注的是,多位行业专家都认为,农业无人机正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10年前,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还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天方夜谭或者噱头,因为当时的无人机价格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且操作和维护复杂,这远非农业可以承受的。但2012年开始,一批航模爱好者用大疆的Naza系列飞控DIY农业植保无人机,让植保无人机的成本有所下降;2015年大疆又推出了首款植保无人机MG-1,大幅提高了易用程度和性价比;此后大疆的农业无人机不断迭代得载荷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价格却更低,最新的T100农业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已达149.9公斤,具备75升喷洒容量、150升播撒容量或85公斤吊运能力。农业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提高,让飞防作业成本快速下降,现在飞防服务的每亩均价已从当初的10元降低到5元左右,这让农户们很容易接受。去年12月,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殷时军就曾表示,农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低空经济中发展成熟度最高的领域,近年来,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成为了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教授也表示,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的装机量在2024年突破了25.1万台,作业面积达12.2亿亩次,这是其它领域无法比拟的,对低空经济贡献巨大。低空经济不止有飞行器的制造,围绕这些农业无人机展开的飞防服务、人才培养、售后维修等也产生着经济效益、吸纳着一大批人就业。一位业内人士估算,2024年有21万台大疆农业无人机进行了飞防,这背后就是接近21万名飞手,再考虑地勤,那就是有接近50万人从事飞防服务行业;据了解,全国许多农业省份都兴起了既售卖农用无人机,又开展操作培训、售后维修等配套服务的“无人机4S店”,这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工作机会;无人机赋能的精准农业不止能降低种植成本,减少水、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能切实提高作物的产量,例如据测算,在玉米中后期进行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及叶面肥喷施可有效增产10%,以全国的农业规模来看,这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播撒到吊运农业无人机客串通用航空器




农业无人机是一种相对低成本、大载荷的飞行器,用法远不止喷洒农药,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在农业、林业上已经在承担通用航空的任务,何雄奎教授介绍,农业无人机的用途已从植保施药逐渐扩展到撤肥、播种、吊运、放牧、森防,还有智慧农业与精准农业作业、无人农场等作物生长系统信息获取与管理等更多领域,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作业环节诸多问题。

举报
52
52
阅读量15937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