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9 月起 AI 生成内容要“亮明身份”
科技资讯|发布者
御空逐影
2025-08-31
自2025年9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发布或传播的AI生成合成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须同时添加“显式标识”与“隐式标识”,以实现可被用户识别、可被系统核验、可追溯来源 。
谁必须执行
- 内容与服务提供者:生成、传播、下载/导出环节均须带标,文件元数据须含隐式标识 。
- 应用分发平台:上架审核需核验是否提供AI生成服务及标识落实情况 。
- 个人用户:发布易造成混淆的AI内容(如模仿他人表达、媒体/政府公告等)应主动声明并使用平台标识功能 。
标识要求
- 显式标识:在内容合适位置显著标注,如“AI生成/AI合成”字样、水印、语音提示等;下载/复制/导出后仍应可见 。
- 隐式标识:写入文件元数据(如数字水印等),用于机器核验与溯源;不得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 。
监管与执行
- 与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衔接,标识合规将成为重点检查领域 。
- 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同步实施,提供技术指引 。
合规要点与建议 ✅
- 产品侧:在生成/导出流程嵌入“双标识”,元数据按国标结构化写入;提供用户可调用的标识功能 。
- 平台侧:建立“是否AI生成”字段与标识核验流程,对无标或违规内容及时处置 。
- 创作者侧:发布易混淆内容务必勾选平台AI标识或自行显著标注;对无标且疑似AI内容可举报 。



阅读量6616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