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大疆谢阗地:无人机植保就像攀岩,还远远没到山顶

科技资讯|发布者 植保小飞侠
2021-02-13

       无人机植保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头部效应逐渐明朗化,拥有雄厚技术和资金实力加持的大疆在这场属于植保作业的“中原逐鹿”中,用性能和价格优势快速收获口碑和市占率,无形中也提高了植保机生产商继续参与和跟进的门槛。

  近几年来,只要大疆发布植保机新品之时,所谓“价格屠夫”的声音便会四起,无论是行业内外,每年都会轮番上演。根据大疆方面的说法,目前大疆植保机已占据市场六到七成。

  不过,在我国的18亿亩耕地中,无人机植保作业的覆盖率还远远不足,在农业生产老龄化严重的当下,未来除了需要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外,还必须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这也是大疆农业成立以来的初衷。“如果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化、智能化,一定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

  2020年,大疆农业的总体表现如何?

  根据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销售总监陈韬介绍,2020年大疆农业整体销量超过4万台,全国累计保有量7.5万台左右,作业超5亿亩次,比去年翻了两倍。“在黑龙江水稻市场作业上,大疆的覆盖率已经超过60%,海外市场上,今年也取得了百分之百的增长。”

  陈韬说,目前大疆植保机的市占率,从有农机补贴的几个省来看,但凡有补贴的省市,大疆植保机的数量都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

1.jpeg

  “我们对外通常都是说国内六到七成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能够参考的数据还是各地补贴的发放,大家可以搜集这些数据,偏差不会太大。”据大疆创新高级总监谢阗地透露,今年以来,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对于大疆农业而言,反而是机会,“在国内,农机产品比较有效的推广方式,就是线下地推,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搭建一系列的平台,帮助代理商将地推转到了线上,一年跑下来,国内的销量也有接近一倍的增长。”

  疫情对大疆农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公司的管理模式、作业模式、工作方式的挑战,因为农机服务团队该春耕时要春耕,该植保时要植保,要保证服务团队跟进去解决问题,挑战很大。但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田无人化需求的落地,对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

  谢阗地说,目前除了像黑龙江那样的高质量耕地比较容易推广,覆盖渗透比较高外,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这些都需要小机器去做,需要新的商业模式去推进,也需要鼓动更多年轻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帮助他们找到良性循环的路径。换言之,得挣钱,得奔小康,有奔头。

  但要做到这些,当然并不容易。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依然还是10年前干农业的那些人。未来,如果年轻人不回来,将会是很严峻的事情,陈韬说,“我们要让年轻人觉得这个事情更体面、更高效、收入更高。为什么强调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范围比我们想象的广。”

  有关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15年大疆农业品牌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我国的农业人口也已从十年前的8亿降到了4亿,而且老龄化严重,未来农业生产除了要有技术和能力,必须鼓励更多年轻人回来,“这是大疆农业成立之初就已经有的想法。”谢阗地说,未来,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当下一系列科技公司在农业上的投入,就是要让这个职业更有尊严,“如果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化、智能化,一定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农民、专家。”

  大疆农业在其中能做的事情是,如果你想从事植保相关的农事服务,大疆有好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在当地可以找到融资或者补贴相关的资源,这样你就可以做起来,这是比较可行的发展道路。

  他相信,伴随国家农业战略的推进,这个群体一定会增加。“2020年,DJI大疆农业服务累计投入超过2亿,超过95%用户维修0成本。”未来,大疆农业将继续投入资源,并联同合作伙伴构建基于空间智能装备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持续帮助农户提升农田管理水平,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目前,我国18亿亩耕地中,有30%适合采用无人机植保作业,但目前的覆盖率仅为10%,加上农药化肥滥用严重,要改变耕地的效率和质量的问题,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大疆农业的目标是覆盖全球所有适合飞防作业的耕地和林地,但目前看,还很遥远。”

  如何看待目前的无人机植保市场?

  谢阗地认为,现在的植保市场更像是在攀岩,这样说不光是指技术难度高,还有普及难度。换言之,就是干活的人要能挣钱,最好还是比去打工挣更多的钱,他们才会愿意在家做植保。这是一个需要有经济模型、经济补贴,甚至精准药剂等多方协同的事情。精准药剂会不会用?价格很贵怎么办?都是很复杂的问题,所以,就目前看,植保现在还远远没到山顶,而是几乎垂直向上的状态。

2.jpeg

  “如果你有一笔钱想发财,不要做农业,它绝对没有别的行业挣钱。”

  至于那些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之前我们算了大概要打多少钱才能回本,我们觉得打到2万亩田肯定可以回本,而在去年大疆的T16出来后,打2万亩其实很轻松。”谢阗地说,这之中每个飞手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找到自己的客户。“2019年我们统计时,一些新入行的飞手在半年内就盈利了,回本点的时间也压缩的越来越短。”

  他坦承2017年确实很多人叫苦不迭,影响盈利的因素,包括愿意接受植保作业的人数较少、药价高、国家补贴不高,而整个机器综合成本差不多要10多万,但这些窘境也大为改善,“第一代机器要带10块电池作业,到现在新机子作业只要带两块电池。”

  按照目前大疆机器的性价比和市占率,未来植保领域会不会出现在消费级的局面?谢阗地说,这种局面绝对不可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补贴的存在,“植保作业是国家补贴政策在调节产业,国家也不希望只有一家。”而且,农业行业挣钱很难,“我们也不挣钱,可能比只是那些市场规模小一些的公司多相对好一些。”

  在他看来,植保机只是生产工具,大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纯粹,而不是像很多企业具有很多维度的营收模式,比如自己打药同时也卖飞机。这些元素都跟消费级领域完全不一样,因为是生产工具,买不买只取决于投资一台机器能不能第二年回本赚钱,或者你当老板买10台机械,也会算好一年内出租出去是不是能回本,这些都跟消费级to C的逻辑不一样。

  “to B的生意不是说产品好,也不是价格便宜,就一定能赢家通吃。”谢阗地直言,现在消费级无人机的状态,其实也不是大疆愿意看到的,并称大疆在消费级市场上其实没有参加过竞争,“什么叫竞争?在一个商场里我在这边开店,你在那边开店,我们对台打,打价格战竞争,但我在商场都没有见过你们的产品啊,哪个产品跟大疆在市场上正面刚过?没有,全都是PPT,全部都死在最后量产的环节之前,然后你说是大疆把你搞死的,我们多无辜啊。”

  这种明明还没上战场,自己就判断说东西做不出来,或做出来成本可能也做不过大疆,所以就不做了,然后说是被大疆搞死,确实不关大疆什么事。

  他表示,“大疆更愿意见到的局面是,我们在头部,下面还有很多家厂商互相竞争,但事实是没有,其他家确实不够给力。”之所以不给力?他认为主要是这个行业没有大家想的那样挣钱,“从资本驱动的角度来讲,你去做互联网不好吗,做游戏不好吗?做无人机挣钱比较辛苦。”

来源:野兽爱娱乐

举报
74
74
阅读量18285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