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四大方向的商业机遇
2025年下半年低空经济四大方向的商业机遇
原创
低空经济洞察分析
低空经济合作会客厅
2025年07月09日 11:56
湖南
2人
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商业化与场景规模化的临界点。随着国家空域管理改革深化、适航认证突破及基础设施完善,1000米以下空域的经济价值加速释放。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侧重基础设施建设、民营企业侧重商业化开发的投资格局。2025年下半年,政策红利、技术迭代、基建先行、场景验证四大主线交织,推动产业从起步期向成长初期迈进。以下从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开发、新产品市场拓展、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四个方向,梳理下半年可落地的重点领域与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低空经济物理与数字双底座重点领域一:起降网络以“通用机场为骨干、起降点为末梢”形成分级体系:通用机场作为区域枢纽,支撑中大型装备跨区域调度,辐射50-100公里片区;起降点聚焦30公里内短途场景,服务无人机、eVTOL高频起降。二者联动构建全域网络,高密度起降点是规模化运营的前提。重点领域二:低空智联网基于“通、导、监”基础,融合5G-A、AI等技术,构建与UOM互联互通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轨迹实时监控、航路动态规划、多场景协同调度,平衡低空飞行安全与运营效率。重点领域三:低空数据服务整合地理信息、气象数据、飞行数据,构建标准化中台,为监管提供空域配置依据,为运营赋能航线优化、成本管控,推动低空经济从“经验运营”转向“数据驱动”。应用场景:政策买单与市场付费重点应用场景:聚焦政府与国有企业释放的应用场景订单,如下图所示:图:十大重要应用场景教育培训:企事业单位的CAAC认证集中培训采购、大中专院校的实训基建及设备采购等,这类订单依托行业准入要求与教育配套政策,具备稳定释放特征。产业规划:2025年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衔接期,低空经济专项规划下半年进入落地攻坚阶段,地方政府与国企的规划编制、基建布局等规划类项目订单将密集释放。产业链:物流eVTOL与工业无人机物流eVTOL与工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其技术成熟度、适航取证进度与场景适配性,将直接决定2025年下半年商业化突破的节奏,具体机遇集中在两个层面:一、适航认证冲刺期的先发优势目前已经有多款物流无人机获得TC\PC认证,随着支线物流、末端物流逐步成熟,有望在应急救援、生鲜冷链、跨区域配送等高价值领域加速商业化。同时,已有多款物流无人机密集提交适航认证申请,民航局于本月进行的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组织调整,将有利于集中适航认证的专业力量,加快适航认证进度。二、产业化商业化带动上游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大、无人航空器制造进入批量化生产,将带动电机、电池、飞控、复合材料等产业上游的订单增长。产业载体:产业园区开发与专业化运营服务产业载体平台通过“物理空间集聚+服务生态构建”,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的核心节点,2025 年下半年机遇聚焦两大方向:一、产业园区的精准化开发定位于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将“研发办公+试飞测试+生产制造”功能分区,聚焦eVTOL/无人机整机制造、核心部件、低空数据服务的专业化园区成为热点。二、专业化运营服务的刚需爆发一方面是构建全链条的运营服务体系,基于“试飞测试、适航认证、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构建园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园区运营方提供“试飞审批代办、适航认证辅导、人才政策、产业基金”等一站式打包服务。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