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携手教育部,低空经济步入 “加速车道”

科技资讯|发布者 曹梦贤
2025-07-16

国务院携手教育部,低空经济步入 “加速车道”









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





2025年07月10日 00:08

北京



40人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正凭借其强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从国家宏观战略布局,到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规划,国务院与教育部纷纷出台系列政策,为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国务院:谋篇布局,为低空经济发展开路强化战略部署,明确发展地位国务院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同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中提及,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坚定决心,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持,极大鼓舞了市场信心,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低空经济领域。推动空域改革,释放发展空间低空空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国务院积极推进空域管理改革,致力于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出扩大空域资源供给,实施空域资源分类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增加临时航线的划设和使用。这一举措旨在打破空域资源紧张的瓶颈,为低空飞行活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各类低空经济业态,如通航短途运输、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的蓬勃发展。空域改革的持续推进,将使低空经济发展的 “天空” 更加广阔,为产业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财政投入,多元资金支持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通过完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交通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活水。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能够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缓解资金压力,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教育部:聚焦人才,为低空经济注入活力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对口人才教育部紧密围绕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积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2024 年下半年,依据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增设 “低空技术与工程” 新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6 所高校成功申请,计划年度招生 360 人 。该专业毕业生可投身于低空飞行器制造与研发、空域管理与飞行运营、适航审定与检测等关键领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部更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职业本科类增设了 “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 专业,构建起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低空经济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实施 “双千计划”,提升就业能力为配合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双千计划” 。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 1000 个 “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 1000 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其中涵盖低空经济领域。“微专业” 设置包括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高校优先开设前两类,发挥其 “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 优势,支持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专业课程群内容。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则分为基本素质提升类、专业技能训练类、人工智能应用类、实习实践类等,鼓励高校发动 2025 届毕业生积极参与,获取学习成果证明,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低空经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引导就业创业,激发人才活力教育部在《关于做好 2025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挖掘新产业带动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在低空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落实创业支持和减税降费政策,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其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这些举措,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低空经济领域,激发人才活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

举报
34
34
阅读量3879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