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光学结构看国产镜头,原创度有多高?
透过光学结构看国产镜头,原创度有多高?
原创
pure白box
影像新势力
2025年04月15日 13:42
北京
13人
今天来聊一期“键盘摄影”内容,在网络上有非常多人一提到国产镜头就先冠上“抄袭”的帽子。所以我们从各家的官方网站去找到国产镜头们的光学结构,与类似规格的日系镜头光学结构进行对比,看看国产镜头们的原创程度到底有多高?
首先必须得说一句,如经典的双高斯结构标准定焦,日系和德系品牌已经玩了上百年了,有部分国产镜头依然使用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如今佳能、索尼的在产镜头依然在用着这类“开源结构”,只要价格够实在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永诺单反版50/1.8,铭匠27/2.8,七工匠35/1.4,佳能EF 50/1.8STM,索尼FE 50/1.8。这些镜头除了七工匠在双高斯中间加了一组镜片外都是非常典型的双高斯结构。
首先我们看看无反系统的50/1.8规格,左上的是尼康Z 50/1.8S,前凹玉设计+双高斯+后纠正镜组。而与它比较类似构型的是唯卓仕AF 50/1.8、七工匠50/1.8、美科55/1.8Pro,但这三款国产镜头都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变化。不过确实也因为设计实力和加工技术不如百年尼康,这三支国产镜头最终呈现的光学性能做不到尼康那么好。
而唯卓仕后来推出的AF 40/2.5Air(上)和AF 50/2Air则是在唯卓仕AF 50/1.8基础上做的加减法。其中AF 50/2Air中间的后高斯胶合组进行了反向,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样复杂的镜头卖999元是比较舍得让利给消费者的。
之前广受好评的永诺50/1.8s则在光学结构上更接近于索尼FE 55/1.8ZA。但索尼那三片非球面镜片对于国产品牌而言难度太大了,于是永诺将这些镜组拆分打碎,并在尾部加了一片非球面镜片纠正像差。可以说是“学到了精髓,并且加以升华”的典型案例。
而永诺更后推出的APS-C画幅标准定焦35/1.8和33/1.4则完全没有使用永诺50/1.8s的光学结构,完全推倒重来。结构更接近于尼康狗王那种前后纠正镜组+改双高斯那样,可以看出这两支镜头的原创程度是非常高的。
同样结构上推倒重来的还有唯卓仕的APS-C画幅定焦AF 35/1.7,反望远的前组与唯卓仕其他几支凹玉前组标准定焦有着明显差别。
同样使用了反望远前组的还有美科的APS-C画幅定焦33/1.4,这个结构的造型与尼康Z 58/0.95noct有一点点像。这样的镜头卖1099说实话也是非常的愿意打价格战。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