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千亩碧根果园无人机授粉忙
央广网宿迁5月9日消息(记者庄滨滨 见习记者吕倩媛)走进江苏泗阳三庄镇碧根果种植基地,处处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眼下,果树枝叶间花蕊盛放,除了自然“授粉”,飞手正在调试植保无人机,准备给果树辅助“授粉”。 无人机辅助授粉(央广网记者 庄滨滨 摄) “无人机授粉1天可完成200亩,同样工作量,需要20人工作一周。”飞手李四宝展开无人机的扇叶,在手机上指挥无人机进行授粉。 李贵春是种植园的负责人,谈起无人机“授粉”,他直言省心省力。“以前我们人工授粉,每亩使用人工成本约50元,现在无人机亩均成本15元,不光成本低,而且速度更快,喷洒均匀。” 今年是李贵春种植碧根果的第7年,从去年开始,这片碧根果开始挂果。“碧根果有‘三年结果、五年丰产’的说法,考虑到树的成长,我们从去年才开始陆续挂果,去年销售了13万元,今年产量预计翻一番。” 上千亩碧根果园的打理,其中,授粉、喷药、施肥、翻地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除此之外,李贵春还雇佣村民到基地“打零工”,每天收入60元。除了带动就业,不少村民向李贵春“取经”,也种起了碧根果,也让碧根果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果”。 三庄镇邵道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红侠最早将碧根果种植引入村庄,一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但是看到种植大户的收成,不少人也加入进来。“相较于其他作物,碧根果的市场需求量较大、管理相对简单、经济效益较高、保存期较长,碧根果一般在第八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能达到500斤,亩产值在2.5万元。”陈红侠说,碧根果是村里的“致富果”,社区通过积极引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雇佣本地村民养护、提供消费—平台等方式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三庄镇党委副书记吴奔告诉记者,全镇碧根果基地面积4000余亩,去年开始坐果,产量逐年增加,在自然授粉的基础上,为了增加授粉效果,采用无人机辅助授粉,这样可以适当增加产量。“未来,碧根果产量达到一定量级,我们将引进碧根果深加工生产线,炒制碧根果,加工碧根果油等。同时,也可以发展乡村游,吸引城里人前来体验采摘等环节,推动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泗阳县持续壮大“食用菌、新型食品、生态畜禽、特色水产、精品桃果、设施花卉、优质稻米”等“223”农业产业矩阵,坚持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泗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乃元表示,全县将深入推进农业向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提档升级,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企业+合作社+小农户”的运营模式及“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在本地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带动农民就业,切实把更多产业链红利留在当地。



-
{{item.nickname}}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发布评论